
報刊亭是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承載著一代人甚至是幾代人的記憶。十多年前每個月營業額能過萬元,一個報刊亭能養活一家人;現在每個月只有兩三千元。我市傳統報刊亭盈利空間大幅收窄,數量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100多個到現在的32個——
●報刊亭作為雜志報刊主要零售端,發展的高峰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經營品種超千種,全市銷售額達400萬元,現在品種減少到五六百種,銷售額在200萬元左右
近年來我市報刊亭數量趨于萎縮,零售報刊盈利微薄,一些報刊亭主要靠賣卡賣水和食品維持。為維持生計,不少報刊亭都存在占道經營、超范圍經營的問題。就報刊亭的發展現狀成因以及下一步的發展路徑問題,記者采訪了報刊亭經營者、市民、專家學者和郵政規劃等部門。

1月12日,玉琳路與新義街交叉口一處報刊亭
●2014年3月,北京郵政在重點社區、院校、商廈等區域率先推出11個新式數字報刊亭,安裝了滾動燈箱、LED液晶條屏、自助消費機、智能包裹自提柜、智能監控系統、無線局域網等,以滿足社區居民生活需求為核心,通過智能化手段完善報刊亭的便民服務功能。
●2015年6月,無錫市報刊亭以“便民信息服務亭”的名義出現在無錫街頭。配有高清LED彩屏、智能信息終端。除了報刊及其他文化產品,報刊亭還實現水、電、燃氣、公交等一站式充值和繳費。報刊亭不再交由私人承包,改由無錫日報報業集團具體承辦經營,實行統一形象、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種類、統一供貨。
●2015年8月,天津市郵政分公司對228個報刊亭逐步進行智能化改造。經市政府批準,可設置海報廣告牌、LED廣告牌、內光源廣告牌,進行商業廣告及公益廣告宣傳。引進“郵掌柜”系統,把報刊亭作為批銷點、代購點和自提點,將福建蜜柚、阿克蘇蘋果等特色農產品引進報刊亭進行銷售。
●2016年10月,杭州出現首個無人值守的智慧報刊亭。市民通過微信、支付寶或投幣就能買到報紙和雜志。智慧報亭還有信息發布區以及飲料食品銷售區。
(來源網絡)
留住城市報刊亭
1月8日早上八點鐘,位于華中西路的華二小報刊亭開門,63歲的王文敏和老伴擺好40多種雜志報紙,一直營業到晚上十一點打烊,十二年如一日。
“十多年前每個月營業額能過萬元,一個報刊亭能養活一家人;營業額這幾年下滑得厲害,現在每個月只有兩三千元。”王文敏告訴記者。
這是王文敏經營報刊亭的最后一年了。他說:“六月份協議就到期了,準備不續租了。這附近本來有三個報刊亭的,就我堅持到現在。”記者在報刊亭待了一個多小時,正逢學生放學,王文敏先后售出兩份《安慶晚報》、一份《文化周刊》,以及兩本文摘雜志和一本漫畫。
“業績下滑是普遍存在的,”市郵政投遞局零售業務部負責人劉文斌說:“報刊亭作為雜志報刊主要零售端,發展的高峰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經營品種超千種,全市銷售額達400萬元,現在品種減少到五六百種,銷售額在200萬元左右。”為改變這種經營頹勢,不少報刊亭增設了功能,或者賣起了香煙、汽水,或者代繳費用。但這些舉措并不能改變報刊亭數量銳減的局面。1992年郵政報刊亭總數達110個,1998年之后數量逐漸減少,目前我市報刊亭的數量為32個,真正經營的只有十多個。
原因:市場萎縮 規劃滯后
“從市場角度來講,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的崛起,傳統報刊業市場萎縮,報刊亭作為零售端衰落是必然。”市郵政投遞局經理張仕新說,作為紙媒發行終端的報刊亭,勢必衰落。
“經營服務也存在問題。”張仕新介紹,報刊亭設置的初衷不僅僅是報刊零售,也是解決下崗職工和弱勢群體的就業問題,目前我市報刊亭的經營者大都仍是老人或弱勢群體,對新興事物接受能力有限,例如不少報刊亭經營者沒辦法提供代繳費業務,因為他們不會操作設備。
除去市場和經營原因,規劃滯后也是報刊亭數量減少的原因之一。劉文斌介紹,我市大部分報刊亭都在1992年及之前完成建設,主要分布在老城區,如華中路、孝肅路、龍山路、集賢路、紡織路等,“我們計劃在新城區投建一批報刊亭,但一直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準許。”市規劃局城市規劃管理科科長丁旵告訴記者:“新城區在規劃中并沒有設置報刊亭,這種占據人行道的設置目前是不允許的。”
出路:希望保留 轉型升級
12歲的吳靖宇從華二小報刊亭買了一冊《實用文摘》,他說:“學校門口也有書店,但我一直都在這個報刊亭買,因為這本《實用文摘》書店不賣,如果沒有這個報刊亭了,有的雜志就買不到了。”
市政協委員、安慶師范大學教授王遠志認為,報刊亭在現代城市建設中不應“缺位”。他說:“作為紙媒發行終端的報刊亭,具體銷售功能下降的同時,文化符號功能卻日漸上升。”他認為應將報刊亭納入公共文化服務系統。將報刊亭作為我市圖書館或者書店借書還書的終端,同時借助其他收費服務項目等維持基本的經營。另外,王遠志還建議規劃部門在城市新建、改造中,應將報刊亭作為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提前進行規劃;將報刊亭管理納入我市文明城市測評體系范圍內,讓報刊亭在新時代里發揮新功能,成為城市新的文化風景線。
市郵政投遞局經理張仕新說:“我們一定盡最大能力幫助報刊亭維持經營和轉型升級。一方面幫助報刊亭開辟一些新功能,另一方面爭取對一些經營困難者適當減免租金。同時希望政府部門能夠給予一定支持。”(文/ 記者 江露露 圖/ 記者 江勝)
安慶日報 http://aqrb.aqnews.com.cn/html/2018-01/13/content_2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