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光閃閃的中國龍、鮮艷綻放的紅荷花、明辨忠奸的京劇臉譜……你能想象這些有著中國傳統韻味的“畫作”,是用細菌培養出來的嗎?近日,來自安慶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5名大學生,歷時近9個月,將微生物中的細菌制成標本,并通過中國畫的形態展現出來。在2018年安徽省大學生標本制作大賽中,這組“畫作”因創意獨特而備受關注。
細菌作畫,嘗試了十幾種
“真菌、細菌等微生物太過微觀,普通人很少能通過肉眼識別它們?!眻F隊指導老師黃祝和尹立偉最初的想法是,將生活中人們不太關注的微生物群體,通過具體形態的作品展現出來,增強人們對微觀世界的認識。
由于三幅作品形態和顏色各不相同,也就意味著制作它們所需要的微生物、培養基、培養時間和培養溫度都不相同。因此,團隊成員首先要做的就是尋找合適的菌種和培養基。
“最開始團隊成員打算用云芝和黑曲霉做臉譜,但發現真菌生長比較慢,且會發生蔓延,做出的臉譜非?!植馈??!痹趪L試十幾種微生物后,幾名大學生決定用原核微生物進行標本制作。為保證微生物按照規定的形態進行生長,他們選擇用添加抗生素的方法抑制菌種的蔓延。
“先把找來的圖案臨摹下來,再將培養基倒在培養皿中作為底襯,然后把圖案貼在培養皿的底部,用毛筆蘸取菌種進行接種繪畫?!眻F隊成員陳伯松說,之后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十二個小時后,“畫作”就呈現出來了。
掃二維碼,可看菌種介紹
在等待過程中還要觀察標本長勢,如果情況不理想就要改進?!跋褡髌分械慕鹕?、紅色、黑色等顏色,都是微生物在不同條件下自然產生的,這也是我們經過無數次試驗得到的結果。”陳伯松說。
“在荷花創作中就用了三種不同的細菌。這三種菌生長條件和適應性都不同。”團隊成員牛頓說,三種細菌能夠在同一個培養皿中實現共生,難度比較大,是一個創新和突破。為使荷花花尖到花邊的顏色漸變更自然,他需要在不同的溫度下對荷花的花蕊、花瓣、花苞以及葉子進行分步驟繪制。
為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標本所使用的微生物,團隊成員在每個標本的下方精心制作了二維碼。觀看者只需要掃一下二維碼,就可以看到關于標本培養基和菌種的介紹。
“我們希望這組‘國畫’不僅是藝術展品,更希望它成為有助于實踐教學的科研標本。”團隊成員佟飛雨說,他們把課本中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實現科學與藝術的融合,也感受到了生物研究的樂趣和意義。
新安晚報:http://epaper.ahwang.cn/xawb/20181220/mhtml/page_05_content_000.htm#page5?tdsourcetag=s_pcqq_aio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