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線,8月18日)“老師,可不可以不走啊!”一孩子抓住志愿者的衣角,眼里泛著淚光。這是安慶師范大學KAB創業俱樂部勵志助困支教團隊在桐城支教的最后一天,孩子們都非常不舍。7月8日,該支教隊伍赴桐城慈善組織情系愛心聯合會,開啟了為期10天的支教活動。
本次支教夏令營活動,一共有34個孩子參加。這些孩子大多來自桐城各個地區的貧困家庭,他們常常被賦予很大的期望,背負著生活的壓力。手工、舞蹈、繪畫、跆拳道……志愿者們悉心地傳授給孩子們文化知識,同時也注重孩子們素質和自信心的培養,在他們心中播灑信念和溫暖。
開展特色課程活動:孩子自信心大增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在美文賞析課上,志愿者張陽給孩子們仔細地講述了詩歌《熱愛生命》的內容,張陽介紹了作者的生平事跡,對詩歌的結構和特點作出了賞析。舞蹈課上,孩子們認真地練習著壓腳背、側壓腿、形體;手語課上,孩子們學會了用手語表達歌曲《感恩的心》;手工課上,一張張普通的正方形紙片在孩子們的手中開出美麗的玫瑰……
“蟹王蟹后”和“盲人方陣”游戲是素質拓展活動的內容之一,孩子們蒙住眼睛找到地上的繩子并組合在一起,最后一起合作將繩子拉成圓圈形狀。孩子們先是自己混亂地摸索,后來慢慢學會了團隊合作,最后終于成功地將繩子拉成了一個圓圈。勵志助困支教團隊的負責人汪思青表示,她們組織了很多有趣的活動,希望孩子們在享受游戲歡樂的同時,更能學會合作,增強自信心。
“我們都是來自桐城不同地區貧困家庭中的孩子,背負著很多壓力和期待,心情常是焦慮壓抑的。在跟著老師們一起學習的過程中,我接觸了很多新鮮有趣的東西,自主能力也有所提高,覺得自己也更加自信……”在志愿者組織的一場演講比賽中,九年級的小汪楊(化名)講述了這些天來自己的成長與變化,而他的父親是位精神病患者。
播灑理想的信念:留守女孩立志考上好大學
“凌晨4點半的哈佛大學圖書館里,燈火通明,座無虛席。哈佛的學生餐廳,很難聽到說話的聲音,每個學生端著比薩可樂坐下后,往往邊吃邊看書或是邊做筆記……”志愿者李婉琳為孩子們講述了哈佛大學的故事,很多孩子眼里凝聚起堅定的目光。
婷婷是個馬上要上初一的小女孩,家中只有爺爺照顧著她。婷婷剛來到情系愛心聯合會的時候沒帶牙膏牙刷,志愿者許琪買來牙刷牙膏送給她,婷婷硬要塞給許琪20元錢。許琪不收,她更是哭了。“這錢是大哥哥獎學金剩下的,你以后好好學習,拿到獎學金后,再還給哥哥可好?”婷婷聽到許琪這么說這才點點頭同意。
在離開桐城當天的凌晨1點多,“情系”活動室依舊燈火通明,志愿者們在為每一個孩子準備手寫信。志愿者許琪在給婷婷寫的滿滿一面的信上說,“你要努力學習,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你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平靜地去對待生活中的傷害與贊美……”
“哥哥,我今天去參觀了安徽大學!我一定會努力學習的,以后要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在支教活動結束后的某天,婷婷給志愿者許琪發消息說。
10天支教凝聚溫暖:孩子流淚不舍志愿者離開
上九年級的胡陽(化名)是個安靜內斂的小男孩,他爸爸媽媽都因為患有癌癥而雙雙去世,現在他和養父生活在一起。剛來到愛心聯合會的胡陽,因為做事非常認真被選為小隊長,但由于性格過于溫和而常常無法管理好團隊。
“胡陽是個很棒的男孩哦,最近表現得特別好……”志愿者們常常主動找胡陽談心,安慰并鼓勵他。后來在素質拓展活動中,胡陽不斷自信起來,在最后的文藝匯演中把小主持人的角色也演繹得非常好。在大家一起吃飯的時候,胡陽雖然不說話,但總會默默地幫志愿者們盛湯。
“日子那么長,我在你身旁,見證你成長讓我感到充滿力量。我和你一樣,一樣的堅強,一樣的全力以赴追逐我的夢想。我在你身旁,見證你成長,永遠為你鼓掌。”在最后的文藝匯演中,志愿者唱出了自己的心聲。離別之際,很多孩子看到志愿者們給自己寫的親筆信,都紅了眼睛,眼淚不由涌了出來。小男孩胡陽眼里泛著淚光挽住志愿者的衣袖滿眼不舍地說:“老師,可不可以不走啊?”
KAB創業俱樂部勵志助困支教團隊負責人之一汪思青說:“這次支教活動增強了這些貧困孩子們的綜合素質和自信心,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成長。接觸這些貧困家庭的孩子,告訴我生活是什么,我又該怎樣去面對生活中的苦難。”(邱文慈)
中青在線: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7-08/18/content_164066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