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彭超副研究員應邀來到經濟與管理學院,在菱湖校區MBA教室與該院學術骨干進行了學術交流,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楊國才主持交流會。
彭超副研究員首先舉辦了題為《研究設計與執行要義—兼論國家基金申報與開題報告寫作》的講座,他認為社科研究路徑具有規律性,研究人員應當把握八個基本步驟,包括提出問題、文獻綜述、構建假說、確定素材、資料采集、分析方法、預期結論和政策設計,按照學術規范有序推進研究進程。彭超副研究員詳細解釋了各個步驟的目標、方法和關鍵事項,并結合自己的研究經歷,闡釋了遵循上述研究路徑的必要性。隨后,他還分享了申報與評審國家基金的經驗和體會,引用多個申報案例剖析了論證材料的寫作技巧,同時也就如何撰寫項目開題報告提出了建議。
來校交流期間,彭超副研究員還與經濟與管理學院部分老師討論了農業經濟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對相關老師的國家基金申報論證思路進行了專門輔導,并與該院就聯合開展農村調查工作達成了初步意向。(徐俊杰)
專家簡介:彭超,博士,副研究員,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農村固定觀察點管理處副處長、同時擔任農業部稻米全產業鏈首席分析師、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規劃起草組成員,期間在中國科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曾獲得中美富布萊特獎學金,赴美國馬里蘭大學農業與資源經濟學系和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局進行合作研究。作為主持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農業部十三五規劃重大前期研究項目、農業部軟科學研究、國家糧食局戰略性研究項目等重要課題,在國內外期刊以中文、英文和日文發表論文30多篇,出版專著5部,譯著3部。關于農業補貼、糧食市場調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獲得中國農村發展研究提名獎、農業部軟科學優秀研究成果獎、國家糧食局軟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重要獎勵5次,研究報告獲得國家領導人以及農業部、國家發改委等部委領導批示2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