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晚,文學院蔡洞峰博士在菱湖校區教學樓313教室為該院17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本科生作了一場題為 《“七月派”、胡風與“魯迅傳統”》的學術講座。
蔡老師首先介紹了何為“魯迅傳統”:作為一種魯迅精神闡釋話語建構,本身有著豐富而復雜的內涵,作為一種被建構的傳統,它被賦予復雜的精神內核與開放性、多元性與共時性的延宕,滲入到中國現代思想、傳統思想的創造性轉化以及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成為現代中國文化與歷史政治轉型語境下一個繞不過去的存在。隨后,蔡老師結合歷史語境,以胡風的文學實踐及其編輯的《七月》雜志為線索,詳細闡釋了胡風及其“七月”同人如何在抗戰歲月中堅守魯迅精神,捍衛魯迅傳統,通過文學介入抗戰事業。在爭取民族“解放”的同時不忘促進國民精神的啟蒙,堅持民族“進步”,真正理解和傳承魯迅開創的“五四”精神。胡風以及“七月派”其他作家,對魯迅精神的獨到見解和認同,使其文藝理論和文學作品在中國現代文壇上獨具特色,豐富了現代文學的景深,促進了人們對魯迅精神及其文學思想本質的理解。
在蔡老師細致耐心的講解下,同學們對魯迅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了解胡風文藝思想與魯迅精神的契合與傳承關系、“七月派”作家的創作風格和作品特色與魯迅創作實踐的關聯。從歷史的角度理解文學與政治,文學與社會、人生的密切關系,拓寬了同學們的學術視野,對魯迅傳統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激發了同學們對現代文學學科學習興趣,使同學們受益匪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