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下午,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張豫峰教授應邀在菱湖校區210教室為文學院語言學專業教師、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作了一場題為“現代漢語研究方法漫談”的學術講座,該院儲小旵教授主持了此次講座。
張教授首先給漢族語法定位,闡述了古希臘古羅馬時期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等學者對語法進行的分類和1898年中國第一部漢語語法專著《馬氏文通》,讓在座師生對漢語語法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有了全新認識。接著,張教授分析了漢語語法研究起步晚的歷史原因,論述了漢語語法研究的四大原則:形勢與意義相結合的原則、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的原則、結構與功能相結合的原則以及描寫與了解相結合的原則。隨后,張教授與在場師生進行了交流互動。針對同學們專業學習上的疑惑,張教授一一作了解答,并向同學們推薦了《國文法之研究》、《新著國語文法》等語法學名著。
通過本次講座,同學們不僅了解了中國漢語語法研究的發展歷程,對漢語語法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還強烈地感受到學好漢語語法的使命感。最后,儲小旵教授就此次講座作了總結,并代表文學院師生向張豫峰教授表達了誠摯的感謝。(學生通訊員 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