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風”建設中,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學風建設為目標,以教風建設為主導,以作風建設為保障,摸實情 出實招 辦實事,抓關鍵環節,建長效機制,立德育人,三風建設取得了時實實在在的成效。
一、摸實情,抓作風建設的關鍵點,不斷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
一是深入開展走訪調研活動。堅持貼近課堂、貼近教師,貼近學生,學院領導深入到教學和學生工作的一線進行調研;輔導員經常深入到教室、寢室,實地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所愿。增強了教育、管理與服務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狠抓規范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精細化管理。不求“過得去”,力求“過得硬”,為廣大師生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上狠下功夫,在增強“服務”意識上做文章,努力改進工作作風中存在的問題,使管理和服務保障工作更好地適應了學院發展的需要。三是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抓手,促進作風建設。學院高度重視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大力推進廉政風險防控,筑牢思想防線;積極參加學校處級干部及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培訓,認真撰寫工作案例,提高工作本領;進一步提高黨員發展工作質量,做到了在源頭上發現、在實踐中磨練、在活動中培養優秀學生,抓好“培訓關”、“入口關”、“質量關”。
二、出實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不斷提高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本領
數學學院以大力倡導和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為契機,在培養教師對學生的愛心、對高等教育事業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上下工夫,不斷加強師德及敬業精神教育,加強師資隊伍培養,十措并舉,提高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本領。
一是定期抽查主講教師的備課材料,批改作業等情況;二是盡量實行小班教學,如專業主干課數學分析、高等代數全都實行小班教學,外系高等數學有近一半實行小班上課;三是組織各級名師進行公開課教學;四是實行隨時聽課制度,學院所有教師、輔導員可以不提前通知隨時聽課;五是聽課評課常規化,在教研室聽課評課的基礎上,每個教研室推選1堂優質課,學院組織聽課小組進行進行聽課評議,在評議的基礎上推選教師參加學校青年教師大賽;六是逐步推廣實行教考分離,建立試題庫,如高等數學、數學學分析、高等代數等;七是教研室每月評議制度,每月每個教研室分別組織研討,分析解決本教研室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八是充分發揮學校督導員的作用,經常向學校督導員了解我院教師上課情況并及時改正;九是輔導員和授課老師通過學生了解課程教學質量與教學問題并及時加以改正。十是輔導員和授課老師點名制度,每次上課前授課老師必提前2分鐘點名,輔導員隨時到班級點名,確保學生上課率。
三、辦實事,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學風建設見實效
該院在學風建設上用實招,求實效。重點抓好新生班集體的建設,培育優良學風。 一是要求新生家長多與學院老師、輔導員取得聯系,建立家校共建機制,繼續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關心學生的成長進步。 二是以新生主題班會為載體,要求學生改變船到碼頭車到站的觀念,盡早融入大學階段學習生活中。對2012級學生實行晚自習制度,嚴格考勤。三是切實加大指導力度。邀請學院專業課的教授和優秀教師對新生開展專業課導學,培養學生的專業觀念,提高學習興趣。9月21日,學院召開了研究生報名動員和指導會議。學院班子成員全部參加。會上,黨總支書記周其生對學生考研工作進行了動員,副院長胡萬寶對學生進行了報考和復習指導。四是注重預警機制建設,建立了三個層面的四成預警網絡,以機制建設為著力點,有力、有效、有序推進四成預警。首先在院系層面成立四成預警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謀劃、組織好四項預警工作;其次在各班級、團支部層面設立心理健康委員、安全委員,負責各班級、各團支部的四項預警工作;再次是建立與學生家長的聯系。認真把握好預警信息搜集的“早”,預警處置的“快”,預警措施的“實”,將預警機制建設與應急預案有機結合起來,加以推動和落實。對三、四年級補考門數超過7門以上的同學進行個別談話,鼓勵他們積極考研,爭取取得學位證書。對二、三年級補考門數已經達到5—6門的同學進行集中談話,要求他們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成績,確保自己順利獲得學位證書。是抓好激勵機制建設,首先是規范程序,在班級公開推薦,公開評審,集中評議,廣泛公示。所有公示的獎助材料,標注分管學生工作書記手機號碼,鼓勵學生監督。公示期間,沒有接到一例舉報信息。其次是抓教育。今年共評審國家獎學金3人,國家勵志獎學金59人,做好了499人的困難認定工作。嚴格執行了學校文件精神,不降低資助標準,不直接擴大資助面,不讓多人分享一個指標,以評選獎助學金為契機,引導學生努力學習,立志成才,以實際行動報效國家、奉獻社會。六是以安全教育促學風建設。學院黨政班子高度重視學生的安全教育。教育低年級學生保護好自己人財物的安全,告誡學生注意用腦和用眼的衛生。要求輔導員與對心理亞健康的學生多溝通交流,做好引導工作,做好談話記錄的整理和規范工作。七是抓好實踐載體。將“三個課堂”充分結合起來,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報告會、各種講座、計算機過級、英語學位考試和各種類型的英語競賽等活動,以特色團日和暑期社會實踐為載體,讓學生在活動中鞏固知識,增長才干。按照“常規工作特色化、特色工作常規化”的思路突出實踐載體的趣味性、參與性、普及性和學術性。該院依托三個本科專業成立了大學生數學建模協會、數學愛好者協會、大學生科普協會,為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夯實了基礎。八是以數學建模活動促進學風建設。長期以來,該院高度重視數學建模大賽,突出實踐特色,將數學建模與學科專業建設結合起來,重在發揮團隊優勢,整合優質師資,做強做優數學建模品牌,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在機制建設上突出了“準”, 在培訓提高上突出了“實”, 在參賽實效上做到了“好”。 2012年,我校組織參賽的15個團隊有12個獲獎,其中3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更為可喜的是,在中國科學大學舉行的復評中,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的賈劍賢、張仁祥、汪盈盈團隊以安徽省A題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上報全國一等獎。(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 汪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