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安慶師范學院關于深入開展教風學風作風建設活動的意見》和《安慶師范學院關于深入開展教風學風作風建設活動的實施方案》精神,圍繞“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資源環境學院提出鍛造“博學善教,嚴師益友”的教風,營造“志存高遠,勤奮進取”的學風,樹立“嚴謹求實,開拓創新”的作風,并切實采取措施,制定、細化、完善了《資源環境學院“三風”建設實施細則》,成績顯著。
一、領導重視,全員參與。
學校開展“三風”建設活動的通知下發后,學院領導班子十分重視,成立了由院黨總支書記李經田、院長周葆華為組長的“三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全體教職工大會,傳達了教育部和學校的有關意見,組織師生學習相關的文件精神,并在學院中開展了以“抓教風、促學風、轉作風”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如在全體教職工中開展了“三風”建設大討論、“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研討會、“進一步治理慵懶散,改進工作作風”等活動,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重點,不斷提升教師的道德修養和職業精神,形成為人師表、嚴謹治學、嚴格執教的良好風氣。在學生中舉辦學生骨干培訓會、以“三風”建設為主題的黨課報告會等活動,通過廣泛宣傳,營造濃厚的“三風”建設氛圍,提高師生員工對學校新形勢下開展“三風”建設活動重要性的認識。
二、強抓管理,促進教風。
根據“三風”建設的實際,學院立足教學工作,進一步規范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畢業論文等常規教學過程,教職員工深入領會“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這一工作理念。積極組織學院領導、教研室主任、專任教師定期開展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教師上課、批改作業等教學環節,完善教學監控體系。組織教師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的新理念、新做法,舉辦論壇、學術研討、課堂展示等活動,引導廣大教師開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水平,讓教師努力做到教學思想的現代化,教學管理的科學化,教學過程的規范化。廣大教師積極參與構建了厚基礎、寬口徑和重個性的理論課程體系,以應用為目標、創新為特征的實踐課程體系,以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培養為主的創新教育體系,學院教學質量獲得了好評,2012年學院環境科學國家級特色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經學校推薦申報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三、積極倡導,共建學風。
結合學院實際,從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入手,在學生中弘揚刻苦學習,頑強拼搏的精神,塑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提高認識,以“導”為主,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學院積極開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組織學生黨員和學生干部認真學習學校有關學風建設的文件,并要求班級召開主題班會,有針對性地對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問題的學生進行疏導。二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要求低年級的班級保持每天早讀晚修的出勤,并將出勤率作為班級評優的重要依據,同時,學院每年在開學初開展新生入學系列教育,有目的強化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定期舉辦勵志感恩報告會、考研經驗交流會,用榜樣的力量帶動全院學生爭先創優。三是將學風建設與學生的安全教育、黨建工作相結合,在穩定中求發展,使黨建帶團建,開展適合學生特點的各項活動,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掀起學風建設的高潮,人才培養的整體水平得到較大提升。2012屆地理專業畢業生應屆考編錄取人數達到了40%,環境科學專業應屆考取研究生的人數占畢業生總人數的比例達到46.67%,
四、服務為先,轉變作風。
學院以“三風”建設為契機,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進作風建設。管理人員積極傾聽師生意見、掌握師生思想動態,關心師生工作、學習、生活,努力形成了工作高效、服務到位的良好作風。一是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理制、責任追究制等基本制度,形成職責清晰、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獎懲分明的工作運行體系。二是推進院務公開,把職稱評聘、先進評選、獎貸學金發放等工作作為院務公開的重點,接受師生員工的監督。三是嚴肅工作紀律,加強廉潔自律。要求辦公室行政人員及專任教師要認真執行學校相關的規章制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牢固樹立厲行節約、勤儉辦學的思想,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使學院的各項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五、抓制度建設,促長效機制。
學院在制度建設上下功夫,健全完善學院有關規章制度,為三風建設扎實開展提供規范、依據和標桿,建立長效機制。一是抓學院內部制度建設與管理,促進教學、服務效能的提高。學院在原有各項崗位職責管理制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制定了“關于教授、副教授領銜核心課程教學任務的暫行規定”、“課程教學質量標準”、“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方案”、“青年教師導師制實施細則”、“科研學科建設目標責任制”、“輔導員科研、管理類獎勵辦法”、“學生考研獎勵辦法”、“教考分離制度”等教學管理細則,制定了“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理制”、“責任追究制”等基本制度,用制度把學院“三風”建設固定下來,建立長效機制。二是規范為地方可持續發展服務的相關流程。與安慶市旅游局、安慶市發改委、岳西縣環保局簽訂了相關協議,建立了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系。獲得了固定資產節能評估資質和安徽省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生態環境保護專業人員高級研修班培訓資格,認真制定了對外服務的相關流程,轉變了工作作風,提高了服務質量。(汪文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