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皖江晚報,11月27日)六條鯰魚,除了做成餐桌上的美味菜肴,還可以翻出什么新花樣呢?來自安慶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7名大學生,用了4個月的時間,將從鯰魚身上剔下來的100多根魚骨頭做成精美的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的花卉標本,是安慶師范大學推選出參加安徽省標本大賽的參賽作品之一,在校內選拔賽上因獨特創意而備受關注。

魚鱗做花瓣,鰭條當枝葉,脊柱骨做成花蕊,鰓蓋骨擺成石頭和假山……這是一組別出心裁的標本作品。
“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象征著高尚的品格,深受人們喜愛。我們團隊用鯰魚的魚骨做成梅蘭竹菊的造型,是想實現動物與植物的一次完美融合。”團隊成員汪漫介紹道。
為了讓作品更加完美,團隊7名成員費盡心思。“我們在萌生用動物骨頭制成花卉標本的想法后,嘗試了使用豬骨、雞骨、鴨骨,甚至是鵪鶉骨,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最后發現纖細的魚骨作為標本材料最具有美感。”汪漫說。
“制作起來還是非常復雜的,解剖、清洗、剔骨、脫脂、漂白……每個步驟都要小心翼翼。”汪漫表示,在給魚骨進行漂白時,時間稍微控制不好,都會讓骨頭破碎,破碎的魚骨也只能報廢。“做標本的同時還要給魚骨分類,光是魚的頭骨細分就幾十種,這實際上是個很繁瑣的工作。”
“為了讓作品更加逼真,除了要觀察花卉的形態,我們運用到一些理論知識,像花瓣是互生的還是對生的這種問題都要搞清楚,制作標本,常識性錯誤我們不能犯。”汪漫說。
“記得那人同看菊,一雙蟋蟀出花陰。”作品《四君子》也體現了成員們對詩意的追求——盛開的菊花下面,是兩只魚骨制成的正在鏖戰的蟋蟀,十分精巧。
為了讓作品更生動,成員們挖空心思在幾百根魚骨挑選出形狀合適的骨頭做成動物“藏”在了作品中。蘭花上方有一只翩躚的蝴蝶,竹子枝葉上立有兩只活潑的黃鸝……“如果你仔細觀察,就能發現每個花卉作品中都有一個小生物,這塊鰓蓋骨很像一只展翅的蝴蝶,鯰魚舌下的骨頭活脫脫就是黃鸝鳥的模樣!”團隊成員王苓汝說。(晚報記者 任祥斌 通訊員 黃羅曼 余康生)
皖江晚報:http://epaper2.wjol.net.cn/wjwb/html/2017-11/27/content_193963.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