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6月25日)安靜的晚間自習室里,一名老師拿著習題冊在講臺上侃侃而談,黑板上寫滿了方程、函數和分析圖,臺下的同學們都專注地看著他,時不時低下頭來做筆記。
你以為這是哪所中學的沖刺班?不,這是安慶師范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的課外輔導課堂。學院里《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等主干課程的主講老師,犧牲自己的課余時間給學生做課外輔導,早已成了多年的傳統。

“很多同學剛接觸到這些數學課程,基礎薄弱,再加上課程本身也比較枯燥,同學們很難完全理解,這個時候就顯出課外輔導的重要性了。”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院長申傳勝介紹,課外輔導是老師群體自發組織起來的,集體習題課或是自習加答疑解惑,只要同學們能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輔導形式任意選擇。
舒阿秀是1998年來到安慶師大任教的,在她的印象里,課外輔導在那時就已經存在了,并且二十多年來始終如一。“我們都想著盡自己所能讓學生們真正理解這些主干課程,為之后大二大三的學習做好充足的準備。”

和很多老師一樣,舒阿秀的家在市區,距離學校十多公里。她每天要么起早趕班車,要么就自己開車去學校,晚上再披星戴月地回去。她今年帶了數學與應用數學2017(2)班和(4)班兩個班,只要跟學生約好了輔導時間,無論刮風下雨,舒阿秀都絕不會缺席。
“雖然辛苦是辛苦了一點,但是就盡量克服嘛,大不了就貼點油錢嘍。”舒阿秀說。數學與應用數學2017(4)班的周蓉蓉表示,大學的高數相比高中數學難了很多,舒老師的課外輔導無疑是幫了大忙。“平時自己也會做題,遇到不會的就只能干瞪眼,老師一講思路馬上就明朗了,時間久了感覺基礎也扎實了很多。”
目前,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不少專業都需要學習《數學分析》或《高等代數》,這樣平均分配下來,一個老師需要帶兩個班的課外輔導。舒阿秀一直記得,2009年,學院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得到輔導,把之前兩個班并一起的大班劃分成自然班進行小班教學。“這樣一劃分,也就意味著輔導老師要多一倍,那個時候師資力量又非常緊張,但大家為了學生還是堅持下來了。”
除了舒阿秀,該學院還有葉淼林、岳素芳、程文韜等多位資深教師,一直默默無聞地給學生們做功課和競賽輔導,多年來不曾懈怠。
受到前輩們的影響,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很多新教師也加入到課外輔導的行列中,繼續踐行這一傳統,2015年才來到學校的陳文兵就是其中一員。他教授的《高等代數》貴在練習,所以他每周都會給學生布置習題并進行批改,所有的難題都會在每月至少一次的課外輔導上得到解答。“其實談不上辛苦不辛苦,我們想把這個傳統延續下去,學生們能聽懂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慰藉。”陳文兵說。
為了配合老師們的課外輔導,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特意給晚自習較為集中的大一大二學生們安排了輔導教室,還配了研究生助教,“有的學生不好意思問老師,那就讓他們和同為學生的助教交流,主要就是希望他們能弄懂。”
“正所謂‘教學相長’,不僅僅是同學們,老師在輔導的過程中也會有所收獲。”申傳勝表示,課外輔導這一傳統會一直延續下去,未來還會采取各種措施給大家提供便利,為同學們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江汪汀 汪麗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
安徽網 http://www.ahwang.cn/anqing/news/20180625/17834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