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6月11日)大圣歸來墻畫、中國紋飾圖案、玄關、頂面裝飾……這些家居空間常有的設計,近日出現在了安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兩間教室里。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2015 級的兩個班,自發籌錢運用竹子、纖維等環保材料,對各自的責任教室進行了為期一個半月的改造。
自費改造教室 專業與實踐結合
“我們學的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掌握了關于家居空間設計專業的知識,希望能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讓教室更有設計感?!杯h境藝術設計專業2015(1)班的班長鄭智亮說。
改造前,學生們首先在班級里進行了設計方案的討論,接著開始籌錢購買材料,班級每個學生包括老師都自愿掏錢貢獻一份力量。之后的刷新墻體、墻繪和墻面布置由大家共同完成。“教室里每一個地方都是同學們用心設計的,元素也都是原創的?!编嵵橇帘硎?。
王寒青是家居空間設計課程的任課老師。在改造教室的一個半月時間里,她一直和學生們待在一起?!敖淌沂菍W生們熟悉和樂于改造的空間,這同時也是對家居空間設計課程的一次很好的創新實踐。”她笑著說,這次教室改造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想創意然后動手實踐。
舊元素中探索 貫徹文化與環保
走進教室,門邊是幾棵竹子和方格網組成的置物區。教室的墻面繪有以紅綠藍為底色的代表班級二十二位同學的原創人物形象。教室布局清晰明了,儲存區、休息區、工作區一應俱全。教室里不少裝飾擺件都是通過竹子、二手貨架等環保的廢舊品二次利用制作完成的。
“竹子是中國的傳統元素,并且很環保,所以我們從學校后山找了幾棵小竹子放到教室,竹子下方還有石膏做成的假山,整體搭配起來很有韻味。而且下雨天掛傘上去,石膏可以吸水,不會弄臟地板?!编嵵橇僚d奮地說。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2015(1)班的教室設計,是以安慶迎江寺建筑為切入點,糅合民風特色?!拔蚁Mㄟ^對舊元素的探索能夠為學生們對地域元素的應用提供新的思路。迎江寺的建筑風格融合了江南空間布局手法和徽派裝飾風格,為室內空間設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庫?!泵佬g學院老師王寒青表示。
改造過程不易 留給學弟學妹們
兩個經過改造后的教室風格各不相同,改造過程中都遇到了一些困難?!拔覀兘淌液竺娴恼麄€墻體繪制的是大圣歸來的圖案。這幅畫是整個教室改造花費精力最多的地方,氣溫高,顏料干得很快,所以調色難度加大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2015(2)班的霍興偉說。
除了購置和收集的廢舊材料,兩個班的學生還把以前課程的作品翻新掛在了教室,讓一間原本普通的教室變得富有藝術氣息。
“這兩間教室是大三學長學姐們對下一批使用教室的學弟學妹們的一份心意。大三結束后,我們會出去實習,以后就不再使用這個教室了?!被襞d偉說,希望改造后的教室能夠給學弟學妹們營造一個好的藝術創作氛圍,希望他們未來能有更好的發展。(邱焱平 汪艷 王瑞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蔣六喬)
安徽網 http://www.ahwang.cn/anhui/20180613/17795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