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慶日報,1月3日)首批8頭江豚,在我市西江保護區安穩地生活了一個多月時間,使西江遷地保護區真正成為了繼湖北天鵝洲、何王廟之后,我國第三個江豚“希望之地”。面對這樣的結果,安慶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于道平及其團隊隊員感慨萬千,因為10年時間里,他們在江豚保護上付出了無以言表的努力。
2016年12月26日,記者采訪于道平教授,對于我市西江江豚遷地保護區,他興奮不已。他說,他從2006年調入安慶師范大學以來,一直在物色合適的水域,希望建立一個遷地保護區,為江豚提供新的“家園”。現在西江遷地保護區里的江豚安然生活,對新的環境很是適應,于道平教授和他的團隊隊員的內心踏實了。
西江終成江豚“家”
2016年4月,國家農業部辦公廳發出,關于加強長江江豚保護工作的緊急通知,提出要在長江江豚的敏感水域、重點棲息地和適合開展長江江豚遷地保護的水域,迅速建立一批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區。我市西江作為長江下游唯一一個環境優良、技術成熟的保護區,順利地被推選為江豚遷地保護區。
事前,為了進一步論證西江成為遷地保護區的可行性,安慶師范大學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合作,在近半年的時間里,對西江的水質、水生生物資源、河道地形地貌等進行了兩次全面考察,并估算了西江長江江豚的承載潛力。
除了合作考察外,安慶師范大學水生生物保護與水生態修復安徽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于道平,經常和團隊隊員一起研究探討。他們認為:“現在國家這么重視長江生態,對江豚保護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要抓住機遇,把江豚這一珍稀物種保存下來。”
經過半年的調研,農業部發文批準西江為江豚遷地保護區,并同意從長江安慶段捕豚遷入西江。為了保障捕捉到的江豚安全運往西江,該工程中心重新購置了捕豚工具,并從無為縣請來了經驗豐富的漁民協助工作。
2016年10月21日至11月3日,近半個月的時間,安慶師范大學團隊在我市江段順利捕捉到7頭江豚,并將其中的6頭于11月10日放入西江水域。據了解,我市此次遷入西江的8頭江豚,6頭捕于長江安慶江段,2頭來自湖北天鵝洲國家級豚類保護區。
護衛江豚無險阻
在捕豚工作正式開始前,安慶師范大學團隊和中國水產科學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共同組成了30人的科學捕豚隊,以便順利捕撈。
實施捕撈的第一天,捕豚隊幸運地發現了“一家三口”江豚隊伍。于道平和隊員很快將其圍住。清點時他們意外發現,圍網中除了“一家三口”外,還多了兩頭江豚。第二天,工作人員將江豚送到西江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區。
當天晚上,留在江邊護豚的團隊隊員劉志剛等人,則是一夜無眠。他說:“當天外面下雨刮風,風浪實在太大;我們十分擔心江豚撞網受傷。因此,每隔30分鐘左右時間,都要觀察一下江豚的情況,真的是既興奮又緊張啊。”
將5頭江豚安頓好后,隊員們都期待著接下來的捕豚工作,能像第一天一樣順利;然而,直到10月31日,他們才再捕撈到2頭江豚。中間的一個多星期時間,他們每天早出晚歸,可是,不是看不見江豚,就是與之擦肩而過。
深秋時節,江面上陰雨綿綿,寒風刺骨,加大了尋找江豚的難度。隊員們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6點不到就乘車趕往江面,那時,天還是一片漆黑。一整天,他們都會在江面上四處搜索江豚,風浪大的時候,豚和浪很難辨別清楚,有時好不容易發現了2頭江豚,可是,一不小心就會失去蹤跡。
最后一天捕到的2頭江豚,被放入安慶西江圍網后,其中一頭由于不適應而焦躁不安,并不停的撞網。“怎么辦?再這樣下去,江豚很可能撞傷自己,一不小心還會堵住氣孔導致死亡!”情急之下,隊員們脫去外套,跳進水溫不到10度的水中。他們合力抱住江豚,并將其轉移上岸,顧不上穿衣,給江豚按摩緩解其情緒。待江豚情緒穩定后,再將其重新送入圍網。雖然隊員們的手凍得通紅,但心里暖暖的。
江豚“香火”在延續
回憶往事,于道平教授無言以對。因為在2013年以前,我市僅有其一人從事江豚研究。隨著學校認識的提高,從2014年開始,安慶師范大學陸續引進多名博士,組建起了科研團隊。2015年競爭申報安徽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時,考慮到江豚研究特色鮮明,國內影響較大,安慶師范大學將該團隊推薦給省教育廳并順利獲批,成為安慶師大5個重點實驗室之一。
如今,于道平教授所在的工程中心,已經有14名研究人員,并相繼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2014年,在該工程中心研究人員的集體努力下,西江迎來了第一批救護對象。
當年4月中旬,因長江水位上漲,池州段的鵝毛洲被淹沒,植被較茂密的鵝毛洲,吸引來了眾多魚類,也吸引著江豚前來覓食。由于長江水位下降過快,未及時離開的5頭江豚,被困在了鵝毛洲上。漁民發現后通知了安慶漁業局,該局立即聯系安慶師范大學,與研究人員一起營救江豚,并將其送往西江進行救治。
經過精心治療過程中,5頭江豚恢復后,被暫養在西江救護中心內。參與救護的張曉可介紹說:“自從這5頭江豚來到西江后,安慶師范大學就安排了專人看護。”在5頭江豚入住的兩年里,安慶師范大學的專家們對它們進行了兩次全面體檢,檢查體重、血常規、病原菌等,還從海軍安慶醫院借來B超檢測儀,以確定母豚是否孕育了新生命。
“這5頭江豚來到西江后,每天的胃口可好了,一天大概能吃4公斤魚。一年下來,它們的平均體重都漲了10斤!”說到在西江生活的江豚,張曉可很是自豪。而更讓他自豪的是,2015年暫養在西江救護中心的江豚順利繁殖了一頭小江豚。(肖奇琳 陳東 胡玉堂)
安慶日報:http://aqrb.aqnews.com.cn/html/2017-01/03/content_6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