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凰安徽,5月9日)5月6日,安慶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2015 (1)班的桂夢宇在安苑食堂門口填好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志愿者捐獻登記表》和《志愿者捐獻同意書》,經過血液化驗,隨后走進獻血車,醫護人員抽取了她8毫升的血液作為造血干細胞的樣本采集,桂夢宇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造血干細胞樣本捐獻志愿服務。
活動當天,像桂夢宇一樣,為挽救他人生命,將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樣本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共有57名大學生。此次活動由安慶市紅十字會、安慶市無償獻血協會主辦,安慶師范大學大學生生命科學協會、安慶紅十字中心血站、安慶市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服務隊承辦。
“我之前就有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想法,通過網絡也了解到一些捐獻者的經歷。”桂夢宇說,將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樣本加入中華骨髓庫,如果能夠配型成功,救一個人的生命,甚至挽救一個人的家庭,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活動現場,身穿紅馬甲的安慶市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服務隊員向同學們講述有關造血干細胞樣本捐獻的知識。志愿者周德江是安慶第五例造血干細胞成功捐獻者,2016年8月24日,他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了一名50余歲急性白血癥癥者,榮獲“中國好人”的稱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過程,不是人們想象的‘鉆骨抽髓’,其實和獻血過程一樣,在靜脈處采集,采集后的全血再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出造血干細胞。”他解釋,成年人造血干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捐獻后不會影響健康。“我會跟前來的同學講述我成功配對的捐獻事例,鼓勵他們去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不可重來的生命。”
在安慶石化醫院工作的王莘是安慶市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服務隊的隊長。今年已經是她連續七年到安慶師范大學進行采血工作,“大學生對造血干細胞的捐獻工作了解的不是很多,所以在5月8日‘世界紅十字日’到來之際,我們第一次在高校舉辦造血干細胞樣本捐獻的大型宣傳活動。”她表示,安慶師范大學學生多,在獻血等公益活動中熱情積極,這是選擇安慶師大作為高校造血干細樣本捐獻第一站的重要原因。
大學生生命科學協會會長丁時建表示,這是協會第一次負責承辦造血干細胞的樣本采集工作,協會會繼續將造血干細胞樣本采集的工作進行下去。
活動當天除了57名同學參加造血干細胞的樣本采集,還有23人參加獻血,共獻出6800毫升的血量。參加捐獻造血干細胞樣本的同學,經血液化驗后,由工作人員抽取8毫升靜脈血作組織相容性抗原(HLA)分析檢查,并將資料輸入中華骨髓庫。當有病人需要移植造血干細胞時,中華骨髓庫會為其尋找與其相匹配的供者。如果捐獻樣本的同學資料與病人相同,那么參加捐獻樣本的同學就可以捐獻自己的造血干細胞,去挽救他人的生命。(文/黃耀 方淑豪 圖/李潤昕)
鳳凰安徽:http://ah.ifeng.com/a/20170509/5642510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