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慶晚報》,10月14日)這個國慶黃金周對很多孩子來說只是一個簡單假期,而對于這群孩子卻顯得不同尋常。10月1日,一個名為“快樂·成長·國慶特訓營”的活動在望江縣武昌湖畔拉開帷幕,20余名孩子接受了三天兩夜的體驗式教育。
最驚訝:原是家長離不開孩子
多數(shù)孩子是第一次離開家長,這讓家長們有些擔心。家長們擔心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報名的孩子最大的10歲、最小的只有6歲。中學生軍訓尋常,還沒見過娃娃軍訓!如今的孩子在家都是“嬌寶寶”,基本沒吃過苦受過累,一些家長不免擔心孩子在“斷奶式”訓練中受傷。
一位家長借送衣服去看孩子,卻發(fā)現(xiàn)孩子正在洗衣服,都沒回頭看他一眼,家長只好放下衣服不舍地走了。
記者了解到,給家長建的微信群每隔幾分鐘就要發(fā)布照片,家長看到孩子安好才放心。
在菱湖公園做真人CS(真人CS是多人一起組織起來的一種游戲形式,是集運動與游戲于一體、緊張刺激的娛樂活動)時,家長們紛紛過去看孩子。兩天活動下來,人們都想問,“到底是孩子離不開父母,還是父母離不開孩子?”家長給予太多,孩子反而失去自己動手的能力;給孩子更多的空間,或許他才會學到更多。“原來孩子離開我也可以生活得這么好,真沒想到”安慶師范學院的夏老師不禁感嘆,他的孩子也參加了這次活動。
最感動:一封信讓孩子哭了
活動中最讓人感動的,莫過于父母寫的一封信讓孩子哭了。
原來,事先體驗教育的老師讓所有孩子蒙住雙眼,手拉手圍成圈。黑暗中孩子唯一感受到的就是左右兩邊緊握的手,就像父母的雙手一樣,給予他溫暖,讓孩子不由想起父母對自己的關(guān)愛。
“我們想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活動總負責人姚德成說。在每個孩子來營地前,家長們都給自己的寶貝寫了一封信,當孩子要離開營地的時候,老師們把父母寫的信讀給孩子聽。幾乎每個孩子在聽到或看到父母寫給他們的信時都哭了,從開始的抽噎到后來放聲大哭,這一幕感動了在場所有人。“媽媽因為家里有你這個男子漢而感到幸福。”一位母親在信中這樣寫道。
很勵志:學體育的做體驗教育
據(jù)了解,這項體驗式教育是安慶師范學院八名體育生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而團隊當初成立曾遭受不少白眼:學體育咋做教育?但是體育學院的姚德成卻有自己的想法:學院新生入學都會接受一個入學培訓,意在讓大家更快適應大學生活,這樣的體驗性培訓為何不能適用于兒童教育?
原來姚德成在大一入學時就有了這樣的想法。正巧安慶師范學院營地研究中心負責人張書軍老師是這方面專家,給了他們許多建議,華秀梅和程啟平老師也給了他們很多幫助和建議。
今年3月25日,團隊終于成功組建。因為是學生創(chuàng)業(yè)辦的活動,加上收費不高,一開始推出就收到了諸多家長的歡迎。
姚德成目前在讀大四,和他最初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幾人在讀大三或者大四。姚德成說:“既然我們是師范學院的學生,那么做教育,就一定錯不了。”(學生記者 秦天寶 《安慶晚報》記者 柯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