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原主任、一級教授,天津大學卓越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內著名法學家張恒山作客法治大講堂,在圖書館東廳作“權利概念辨析”專題學術報告會。報告會由校長彭鳳蓮主持,校團委、法學院等部門負責人和500余名師生到場聆聽。
張恒山圍繞權利概念辨析講述了權利的本體、權利的功能和權利與利益的關系等七個方面,他強調,學生們在學習生活中要多閱讀專著,葆有法治素養與法學初心。“權利聯系著行為,行為聯系著利益。”張恒山用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生動形象地演繹出一個個深奧晦澀的法學術語。

“法的形而上學概念是抽象的概念而非具體的概念,學法應著眼于實際問題,”張恒山建議:“法科學生應多閱讀,日常學習中不應僅讀教科書,書籍后所列的推薦書目都值得閱讀和探討。”同時,他表示,法學“小白”可以從《外國法學名著選讀》和《西方法學名著精要》讀起,先從簡化的精華入手更便于其理解法學概念,逐漸深入對法學學術的研究。
彭鳳蓮在主持報告會時指出,張恒山是當代法理學界名家,理論功底深厚、知識淵博,報告內容充實,邏輯清晰嚴謹,針對權利概念提出了獨到見解,提升了學生素養,培塑了廣大學生法治思維,為師生呈現一堂精彩的法治課。

報告會結束后,現場學生表示受益匪淺,并針對講座中的概念辨析展開討論與思考。“這次講座使我豁然開朗!”法學類專業2022(3)班的周超表示,“此次講座使我學習法學的初心愈發堅定,學習的思路與目標也更加清晰。”他稱此次講座為一場答疑解惑的學術盛宴,使他加深了對法學領域的認知。(撰稿:學生記者 馬雨揚 攝影:潘天宇 編輯:江偉 審核:朱留虎 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