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敬敷人文講壇第三十講在紅樓二樓會議室成功舉行。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喬光輝應邀作了題為“明清小說戲曲圖像學研究進展與反思”的學術講座。講座由人文學院副院長汪孔豐教授和周紅兵副教授主持,方盛漢、徐文翔副教授擔任與談人,部分青年教師、中國語言文學和藝術學學科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聆聽了講座并參與了現場交流。
喬光輝教授從明清小說戲曲圖像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主要層面、問題與反思、研究趨勢和研究意義等方面為大家詳細地講述了該領域的研究現狀與未來。他認為明清小說戲曲圖像學研究包括三個方面:明清小說戲曲圖像繪工刻工基本史實與文學插圖文獻整理、明清小說戲曲圖像的理論解讀、明清小說戲曲具體門類的個案研究;闡明了該研究領域的三個切入層面:圖像的產生、圖像敘事角度闡述、對研究對象的分類研究;介紹了有關圖像學研究的西方和本土的代表人物、主要理論及相應的著作。對于該領域現存的問題,他認為主要集中在需要加強繪工刻工基本史實與插圖文獻整理、加強跨學科的交叉綜合研究、對“語圖互文”及圖像敘事研究的再反思三個方面。隨后,他從圖像繪工刻工基本史實與文學插圖文獻整理、圖像的理論闡釋、具體案例研究三個角度深入論述了明清小說戲曲圖像學研究的趨勢和意義。在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喬光輝教授詳細地解答了與會師生提出的問題。
講座結尾,周紅兵副院長總結。他認為,喬老師的講座涉及到了圖像時代文學與圖像的關系、跨學科交叉研究、對西方及中國本土資源的借鑒等諸多方面,研究準備之充分、成果之豐富,對于同學們研究明清小說戲曲圖像學具有重要意義。他指出,通過喬老師的闡述,同學們可以將未來的選題和研究方向扎根于中國問題和本土領域,尋找到有生命力、有潛力的選題,為中國本土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做出更多的貢獻。(撰稿:陳敏 編輯:徐輝 審核:金松林 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