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晚,文學院金松林副教授在菱湖校區教學樓213教室作了題為“羅蘭·巴爾特的書籍類型學”的學術講座。該院漢語言文學、秘書學專業部分學生到場聆聽。
金松林副教授首先對巴爾特的生平、著述、學術地位和影響作了扼要介紹。隨后,他通過對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盧梭、黑格爾、雅各布森、索緒爾等人著作的分析,梳理出了西方哲學、語言詩學以言語壓抑文字的語音中心主義和在場形而上學傳統。在此基礎上,金松林副教授對巴爾特的書籍類型學進行了詳細剖析,深入闡明了其思想的來源,特別是“太凱爾”同仁雅克·德里達、菲利普·索萊爾斯對他的影響,全面概括了其理論的基本構成,認真探討了巴爾特所提出的“相冊式寫作”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此次講座立足學術前沿,既有學術深度,又富于啟迪。同學們認為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受益匪淺。 (學生通訊員 黃育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