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在數學樓307會議室舉行了主題為“科學素養是怎樣煉成的”的學術講座,由復旦大學物理學系黃吉平教授主講,學院部分青年教師、研究生新生和部分本科新生聆聽了講座。
黃吉平教授結合自己個人成長經歷和體會,針對“科學素養的煉成”主題,提出以興趣為中心,以演繹推理能力和歸納推理能力為基本點,介紹了這兩種能力的重要性和培養途徑,并詳細講述了如何在大學和研究生階段培養它們。此外,他還就當前的學校教學和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之間的矛盾給出了自己的體會和建議,并以庫侖定律和數名科學家為例,告訴我們科學素養煉成需要實證分析、可控實驗、理論(數學),再結合演繹推理:解釋過去、預測未來。希望同學們能夠通過此次報告,學會如何培育科學興趣和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積極為推動人類進步,改善人類生活而奮斗!
此次講座,讓新生們對科學素養的培養有了初步的認識,激發了同學們對科學的興趣,有利于同學們在今后的數學專業學習和研究中更注重對各種能力的培養。
報告人簡介:黃吉平,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998年和2000年分別獲得蘇州大學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2003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博士學位,其后在德國馬普學會高分子研究所做博士后、洪堡學者,各一年。2005年9月-2007年2月,復旦大學物理系研究員;2007年3月起,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2012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06年2月起,復旦大學物理系博士生導師。2007年1月-2009年3月,復旦大學物理系副系主任。2012年,獲得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2017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研究領域:統計物理與復雜系統。主要學術成績:首次建立了變換熱學理論,預言了熱隱身材料,引發了設計人工結構控制熱輸運的理論和實驗熱潮,推動了熱超構材料這個熱點研究方向的形成,開創性貢獻已經獲得了同行的肯定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