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人文學院葉當前教授應邀做客安徽人文講壇,做了題為“詩話安慶:面朝長江水 此地最宜城”的主題講座。此場講座是“詩話安徽城市”系列第一場,由安徽省社科聯、合肥市社科聯、安徽新媒體集團、新安晚報和安徽省圖書館聯合主辦。我校大別山區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光鋒出席講座。

葉教授從安慶的別稱“宜城”講起,援引豐富翔實的史料,分析“皖國”的地理沿革和安慶作為中國古代兵家必爭之地的戰略位置,從“盛唐山下望煙云”“長江萬里此咽侯”“長風沙畔行人嗟”“大觀亭畔冢嵯峨”“桐城文派有遺詩”“京黃戲曲冠京華”等六大板塊,詳細梳理了中國歷代文人對安慶的詩性書寫。
葉當前教授認為,古今詩人面朝長江的詩性書寫,令詩意安慶得到江山之助;文人墨客雅集大觀亭的詩書畫聯,賦予詩意安慶深厚的歷史底蘊;宦場僚吏結幕宜城的詩文酬唱,開辟詩意安慶豐富的文學空間;桐城派、徽班戲曲與本土詩人的互相映襯,構筑詩意安慶的濃郁文化氛圍。安慶的詩歌大廈正是一代代詩人薪火相傳、孜孜不倦地建構起來的。面朝江水的詩意安慶,是國家長江文化公園的重要城市名片;安慶詩歌之路,令人流連忘返;古城安慶的風采,歷久彌新。
本場講座是葉當前教授多年來皖江文化學術研究的成果轉化,旨在傳播文史知識,弘揚人文精神,推動文化普及,對于宣傳安慶深厚的文化底蘊、打造徽風皖韻的文旅事業具有重要意義。本場講座受到現場觀眾和網友的好評,大皖新聞、中安在線等網絡平臺2萬余人同步線上觀看。
葉當前教授系我校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皖江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省高端人才引育行動項目領軍人才特聘教授、省級教學名師,長期從事六朝文學、桐城派和皖江歷史文化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其他教科研項目10余項,著有《六朝送別詩研究》,編有《棲居桐城:桐城派研究》《建安七子》等,在《中山大學學報》《中南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80余篇,成果豐碩。(撰稿:趙長杰 供圖:葉當前 編輯:張婷婷 審核:金松林 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