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主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云山杰出學者、博士生導師孫毅教授應邀做客外國語學院“望道講壇”,作題為《國家翻譯實踐論視域下的隱喻英譯管窺》學術講座。講座由該院院長王先榮教授主持,該院教師、碩士研究生及本科生100余人現場聆聽了報告。

國家翻譯實踐是指以國家名義、為實現自利的戰略目標而實施的自主性翻譯。孫毅指出,“國家翻譯實踐論”是“隱喻英譯”的理論支撐,是中國學者率先開創的標志性新時代譯學理論。孫毅在闡釋了國家翻譯實踐論的概念、要素,隱喻翻譯的特殊性及歷史文化聯想意義后,以《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為觀察樣本,分析了包括戰爭隱喻、道路隱喻、旅程隱喻、身體隱喻、習語隱喻、建筑隱喻、旗幟隱喻、疾病隱喻、圍棋隱喻、答卷隱喻等10種類型的隱喻。孫毅指出,“國家翻譯實踐論”下的隱喻英譯并非傳統意義的修辭隱喻,而是用簡潔的話語闡述深邃的道理,是具備親和功能的隱喻表達。為此,對上述隱喻類型進行英譯時,應將聯想意義進行顯化,借助隱喻間相互轉化等方法,準確向外界傳達《決議》中重要表述的深刻內涵,激活西方受眾相同的聯想,避免國家話語的無效傳播、反效傳播。
孫毅與在座師生進行了互動,討論翻譯領域的諸多問題,并指導在座同學積極閱讀文獻,深入思考,投身翻譯研究與實踐。
本次講座拓寬了師生的學術視野,對于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學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撰稿:呂佳 馬龍 攝影:王逸茗 編輯:張婷婷 審核:王先榮 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