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低投入高回報’的理財推薦,大多是詐騙陷阱!”9月15日,菱湖校區圖書館報告廳內,人文學院2023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符荷苗一邊聽宣講,一邊快速記錄反詐要點。校安全管理處、校團委、人文學院聯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安慶監管分局、中國銀行安慶分行舉辦“普及金融安全知識,預防金融詐騙風險”主題宣講活動,為200余名學生送上了一份實用的“金融安全指南”。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安慶監管分局副局長王安文、中國銀行安慶分行副行長朱遠強、校團委書記汪洋、校安全管理處副處長鄧龍、人文學院黨委副書記方蓬共同參與活動。活動瞄準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易被詐騙盯上的特點,用“案例拆解”的方式,破解青年群體面臨的金融安全難題。
“大學生常用微信、支付寶轉賬,一定要警惕‘授權陷阱’!”宣講環節,中國銀行安慶分行理財經理鄧靜提醒學生們“不要給陌生APP開通免密支付,綁定的銀行卡也盡量選擇‘小額消費卡’,降低資金被盜刷的風險。”在最受學生關注的“防詐騙”板塊,鄧靜用圖文展示了“殺豬盤”“校園貸”“冒充公檢法”等十大常見騙局的作案邏輯。
宣講結束后,活動進入互動問答環節,同學們踴躍參與。“這次宣講讓我學會了‘避坑’,更知道怎么幫家人防騙?!被顒咏Y束后,符荷苗把記滿要點的備忘錄分享到家庭群,還特意圈出“釣魚網站辨別技巧”:“我爸媽常網購,如果他們收到‘訂單異?!逆溄?,我就能幫他們辨別了。”
此次金融安全宣講是落實校園安全教育的重要舉措,有效填補了學生金融安全知識的空白,為構建平安和諧校園奠定了堅實基礎。后續,學院將持續開展“反詐知識競賽”“宿舍安全小課堂”等各類安全教育活動,切實提升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為學生成長成才保駕護航。(撰稿:洪星星 攝影:張子昱 編輯:田夢甜 審核:方蓬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