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家級非遺黃梅戲遇上人工智能,當皖江清風融入雙語表達,廉潔文化傳播便煥發出跨越時空的魅力。近日,外國語學院“皖江清風譯路行”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理論普及宣講團,以AI技術賦能皖江特色黃梅戲,并巧妙融入外語元素,創作出獨具匠心的廉潔主題雙語視頻,為傳統廉政文化注入了科技活力與國際視野。

AI巧融黃梅韻 古曲新聲話清廉
團隊選取皖江文化瑰寶——黃梅戲經典《六尺巷·寬》唱段“讓三尺,退三尺,桐城有個六尺巷,六尺不大乾坤大,六尺不闊像海洋。”為核心素材。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團隊精心制作了AI黃梅戲視頻。視頻中,卡通化的戲曲人物形象靈動鮮活,動作行云流水,表情惟妙惟肖,完美融合了傳統戲曲韻味與現代科技感。悠揚婉轉的黃梅調搭配充滿古韻的畫面,生動詮釋了廉潔自律、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質,讓古老的廉政智慧以極具吸引力的形式觸達當代觀眾。“黃梅戲是皖江文化的璀璨明珠,”翻譯專業2023(2)班曹心怡表示,“AI技術讓它煥發新生,也讓廉潔文化的傳播更生動、更有趣,能有效吸引年輕人關注。”
雙語譯傳清風意 皖江廉韻通世界
為打破語言壁壘,推動中國廉潔文化“走出去”,團隊充分發揮外語專業優勢,在視頻制作中精心融入雙語元素。中文唱詞與旁白均配有精準、流暢的英文翻譯,確保蘊含其中的深刻廉潔寓意能夠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理解和欣賞。這種創新實踐,不僅提升了視頻的觀賞性和教育性,更成為向世界講述中國廉潔故事、傳播皖江清風的有效橋梁。“在全球化背景下,廉潔文化傳播需要國際視野,”英語(師范)2023(3)班吳淼說,“加入外語元素,就是為了讓更多人,尤其是外國友人,能夠領略中國廉潔傳統的魅力,促進跨文化交流。”
實踐深耕文化根 清風潤心育新人
此次AI雙語黃梅戲視頻的創作,是“皖江清風譯路行”團隊緊扣“學思踐悟”路徑,打造“清風潤外院”廉潔文化工作坊的重要創新成果。團隊始終致力于將廉潔要求轉化為師生可感知、愿參與、有收獲的文化實踐。成員們通過親身參與,不僅深刻領悟了廉潔文化的內涵與時代價值,更提升了運用專業所長服務社會、傳承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英語(師范)2023(2)班姜玉穎深有感觸:“這次實踐讓我明白,廉潔不僅是道德規范,更是崇高的精神追求。未來,我將自覺弘揚廉潔文化,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貢獻力量。”團隊表示,未來將繼續探索廉潔文化傳播的創新路徑,融合皖江文化、黃梅戲藝術與外語優勢,為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貢獻青春智慧。(撰稿、攝影:姜玉穎 竇思涵 編輯:江偉 審核:何媛君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