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教育學院教師共聚文溯樓301教室,圍繞習近平主席在3月1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提到的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等三個方面內容,表達“我的中國夢”。學習討論會由教育學院黨總支副書記申傳勝主持。
方申榮老師首先說到了“我的中國夢”,中國夢”也是我們自己的夢,國家的發展、強大是我們發展的后盾,教師為實現夢想就應該進一步加強教學科研能力,為師院發展做貢獻;梅玉明老師認為,從走中國特色道路到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現中國夢想。中國夢就應該從“我”做起,爭取在更短的時間內提高科研能力、晉升職稱,向學院教授們學習。加強對學生的學科指導,學生的夢想也是我們的夢想。文繼奎老師認為“中國夢”提法新穎,這個夢承載著幾代人的夢想。他從三點闡述了“我的中國夢”,一是有熱情,懷揣中國夢;二是有心情,自豪于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安康;三是具有愛國主義情懷,有利于提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凝聚力。
教育學院的領導也參與到學習討論中。黃警鐘老師認為,每個人在不同的時段都會有自己的夢想,少年有少年夢、青年人有青年夢、中年時有中年夢、老年人也懷揣著“中國夢”, 作為中國人就應該為實現這個共同的夢想而努力。我們充滿激情、擁有熱情、懷抱感情,夢想不是遙不可及,而是讓老百姓深刻的感受到了,這里既有理性的思考,又有對現實的歸納。各行各業都要有夢想,而教育行業就要做“教育強國夢”,衷心希望我們的學校科學發展、蒸蒸日上,教育學院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曹長德老師在談到“中國夢”時說到,習近平主席在2012年11月29日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現場時就定義了“中國夢”這一概念。中國共產黨,我們國家是有理想的: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富強之夢、民主之路、幸福之路。今天,我們國家與13億人口的大國地位相稱。我們承諾不稱霸世界,堅決維護世界的和平和發展。教育學院也有夢想,我們在學校、全國師范院校中的身份、地位與教育的名分還不相稱,應該反思,這需要學院每位老師的共同努力,教育學院的夢是安慶師范學院的夢也是中國夢。
“教育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是實現“中國夢”的先導和基石。教育學院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確定的“先進教育理論的宣傳隊,教育教學改革的排頭兵,學校教育決策的智囊團,服務基礎教育的聯絡部,師生和諧發展的共同體”發展目標,形成的堅持“守正出奇,爭先發展”建設發展思路,就是對教育學院“教育夢”的詮釋。(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