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上暈染著鵝黃色壁紙,配以墨色花紋,床上用品整齊擺于一側,桌上日常物品分類清爽,四把椅子井然有序嵌于桌下……2B504寢室Sweet Home(溫馨之家)因其設計簡約安全,在文學院第四屆安全文化節中摘得“安全之家”桂冠。此次文化節以“明天幸福靠今天,今天平安靠安全”為主題,旨在加強同學們對安全保衛工作的認識,增強其自身安全防范意識,共創校園和諧氛圍。
繽紛活動 共參加同收獲
第四屆安全文化節包括校園安全知識培訓、安全標語征集比賽等十項活動,活動歷時一個月。
違規電器用不得,危險隱于不察處
刪除隱患,復制安全,粘貼幸福,打印明天
服了安全“定心丸”,幸福人生有保險
安全已經到站,幸福怎會遙遠
……
作為文化節優秀傳統項目——安全標語征集比賽中,涌現出了諸多精彩的標語作品,一條條標語滲透著對安全的認識,更警示同學們將安全意識牢記于心,加強防范。
“我覺得比賽非常有意義!”11級漢語言文學1班學生唐玲瓏帶著她的安全標語“平安相伴,快樂相隨”參賽并一舉奪冠。她笑談參賽感言,“通過參加活動,同學們不但加深了對安全的重視,同時增強了對安全隱患的了解,并且豐富了課余生活。我希望文學院可將安全文化節推廣至全校。”
活動舉辦期間,部分同學將鏡頭對準流水不止的水龍頭、忘鎖的柜門、處于通電狀態的插頭等諸多日常常見安全隱患。“安全主題攝影比賽讓同學們對如何正確防范安全隱患、解決突發情況有了更深入了解。”參加該項比賽的12級漢語言文學2班學生朱岸梅說道。
傳遞安全 整合與革新
人類一直追求和諧健康的生活環境,于是安全便成為人類極為關心的話題。安全文化更體現在每個人、每個單位、每個群體對安全態度、思維狀態及采取的行動方式上。如何通過文化節系列活動的舉辦在同學們心中形成一種安全文化,讓其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安全防患意識,成為文化節活動開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對此,在學院老師的指導下,文學院學生會保衛部對安全文化節不斷進行了整合與革新,積極結合往屆活動現狀、經驗,推出了“加強版”——第四屆安全文化節。“從最先短短的‘安全文化周’成長為歷時一個月的系列活動,活動舉辦場所也從單一室內到‘轉戰’戶外,理論知識配合以實戰操練。”記者從該院前保衛部部長戴健了解到。
有了思路引領,素質拓展訓練專項活動隨即應運而生。該活動包括旨在鍛煉參與者彼此信任、團隊配合的木桶效應、陽光長跑等諸項活動,意欲讓更多人參與進來。
“拉長文化節舉辦時間不僅使同學們擁有更多時間參與進來,更是為了讓同學們足夠重視安全。我們希望在共同參與中,通過同學們一傳十、十傳百,把活動中的安全意識、安全制度、安全行為自然送達至每位同學,從而使每個人都發揮傳幫帶、傳話員作用。使全體同學真正意識到日常生活離不開安全,在遇到一些緊急的安全狀況時可做出相應措施予以應對。”文學院學生會保衛部部長寧宗寶這樣解說安全文化節的不斷改進。
多措并舉 保平安促和諧
安全文化節,作為文學院保衛部的品牌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活動的成功舉辦離不開文學院領導和老師的大力支持、廣大同學的熱情參與。正因有了領導和老師的高度重視,文學院的安全工作整體情況才能保持較長時間段的平穩有序、成績優異。
文學院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學生安全工作,把學生安全工作當做學院重點工作來抓。做到了宏觀指導方向明確、具體事項責任細分。學院定期、突擊開展“輔導員進寢室”活動以督促學生做好日常宿舍安全工作,學生會相關職能部門積極加強夜晚查房力度,尤其加大對大功率用電器使用情況的突擊檢查、對寢室安全隱患的系統排查,做到對安全隱患早發現、早預防、早清除,不留死角與漏洞。同時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工作主題班會、團日活動增強同學們的安全防范意識。每逢寒暑假及節假日,認真做好學生留、返校信息登記,并召開專門會議,叮囑全體同學諸項安全防患事宜,確保學生假期安全。
一系列圍繞安全教育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文學院從學院領導至輔導員到寢室長,形成了涵蓋每位學生在內的有效的安全防控體系。
“安全文化節只是我們學院眾多安全教育平臺之一,此外,文學院還充分發揮QQ群、飛信、微博等新媒體動態宣傳作用,及時在以上平臺發布權威的安全預警信息,并確保信息傳達具備高度時效性、信息接收無障礙、信息覆蓋全方位。”文學院黨總支副書記楊永久老師介紹到。
文學院安全教育系列工作的有效開展,為教師治學、學生求學提供了安全和諧的文化環境與校園氛圍,為平安校園的建設作出了積極探索。(學生通訊員 黃暢 金先春 學生記者 周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