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學校和學院資助育人工作精神,加強對獲得各類獎助學金同學艱苦奮斗、勤奮刻苦、勵志向上和感恩意識的教育,近一段時間,計算機與信息學院各班級分別通過座談、演講、談心、志愿服務等各種形式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工作。
2010-2011學年,經過申請、推薦、公示、審核等環節,計算機與信息學院經過貧困認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有473人,其中,特困50人,困難146人,一般困難277人。最終獲得國家助學金461人,國家勵志獎學金59人,國家獎學金3人,社會捐贈助學金11人,各類專業獎學金384人,此外還有379人獲得國家困難補助。整體獎助資金總額達176萬余元。此外,學院還積極開展了勤工助學和特困生慰問工作。
為了教育引導學生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扶助機會,用好這筆錢,發揮最大的資助和育人的功能。學院一直非常重視加強資助工作的規范管理和育人功效的發揮。通過黨政領導班子會議、資助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輔導員專題會議、班會等各種形式加強對資助工作的研究、宣傳和布置;嚴格按照資助文件的要求開展了貧困生評議認定、各種獎助金人選的申請、推薦、審核、公示等工作;加強對資助過程各環節的監督和指導力度;特別是十分重視加強對學生感恩誠信意識和服務奉獻精神的教育。
近日,按照學院要求,利用國家助學金發放的機會,各班又相繼召開了各種教育座談會。在座談會上,各班輔導員都再次特別強調了國家資助的目的和意義,要求同學們要堅持物質幫助、精神自立和能力培養相結合。要轉變思想,將“消極觀念”轉為“積極觀念”,積極對待人生,把貧困當作一種鍛煉的機會,一種前進的動力,奮發圖強,實現自我人生價值。要積極參與各種活動,發揮導向作用,鍛煉能力,培養自強自立,艱苦奮斗的優良品質,感受集體的溫暖和回報社會的快樂,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在各班的座談會上,同學們積極發言,紛紛表示感謝黨和國家對貧困大學生的關愛和幫助,感謝學校和領導老師的關心教育,他們表示,資助政策的幫助不僅是物質上的救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關愛讓他們變得勇敢,讓他們學會了如何在困難面前永不放棄。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他們一定時刻牢記,胸懷感恩和感激精神,并將這種無私的愛一直傳遞下去,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們也一定會把資助關愛當做激勵前進的動力,帶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學習和生活,會繼續向著他們的夢想前進,永不放棄,發展自己,回饋社會!(陳志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