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我校人工智能現代產業學院云計算應用微專業第一期結業典禮在安慶市筑夢產業園順利舉行。28名結業學員簽約入職安慶安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標志著學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取得重大進展。近年來,學校持續強化現代產業學院內涵建設,認真做好微專業(卓越工程師班)的設置與管理,積極構建校企“聯合招生、資源共建、成果共享”的人才培養共同體。本次云計算應用微專業建設項目始終堅持“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理念,通過校企深度合作課程教學,為云計算、大數據等區域相關產業輸送具備實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產教融合 精準對接產業需求
云計算應用微專業的設立源于對產業需求的深刻洞察。學校與安暢網絡深度合作,將企業真實業務場景嵌入微專業課程體系,確保教學內容符合行業發展需求。校企雙方共同設計的課程涵蓋云計算架構設計、云應用等核心領域,引入企業真實項目案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直面企業實際需求。這種“產業需求牽引教學內容”的模式,有效解決了傳統教育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為學生搭建起直通職場的“快車道”。

校企共建 強化“雙師”課堂與實戰實訓
校企雙方打破邊界,積極構建“雙師型”教學團隊。安暢網絡選派資深工程師與校內教師聯合授課,將企業實戰經驗深度融入理論教學。學生在課堂上掌握云計算技術原理后即進入企業實訓基地,并參與數據中心運維、云平臺部署等企業真實項目。這種“學中做、做中學”模式,讓學生快速完成從知識積累到能力培養的有效跨越。學生表示,在學校與安暢網絡合作的項目實踐中學會了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貫徹OBE理念 強化成果導向
云計算應用微專業建設項目全程貫徹OBE理念,以學生最終能力達成度為核心目標。校企聯合制定培養方案,明確“掌握核心技術+具備職業素養”的雙重要求。通過階段化考核與反饋機制,實時跟蹤學生學習成效,動態調整教學策略。結業考核采用企業真實項目答辯形式,由校企專家共同評定,確保學生能力符合行業用人標準。這種以成果導向的過程管理模式切實提高了人才培養的精準度和實效性。
就業閉環 實現結業與就業無縫銜接
依托校企合作平臺,項目構建了“實戰考核-就業推薦”的閉環機制。結業考核優秀的學生可選擇入職安暢網絡,實現“結業即就業”。企業通過實訓期間的持續評估,提前鎖定優秀人才,降低招聘及崗前培訓成本。此舉不僅為學生打通了職業發展通道,也為企業提供了穩定可靠的技術人才來源。在云計算應用微專業第一期學員中,來自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法語等5個專業的28名學生以優異成績通過考核并入職安暢網絡。

模式升級 從試點到示范
作為我校首批校企共建的微專業試點項目,此次云計算應用微專業實踐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范本。學校計劃與安暢網絡深化合作,擴大專業覆蓋范圍,推動課程資源開放共享,力爭輻射長三角地區有關高校。安慶市人才集團負責人指出,該模式通過“校政企聯動”,為地方數字產業生態建設提供了人才支撐,有望成為區域產教融合的標桿工程。
下一步,學校將繼續協同各相關行業頭部企業,探索實施應用型人才培養新路徑,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助力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撰稿、攝影:程和俠 編輯:江偉 審核:吳海峰 潘錦云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