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安慶市委副書記廖強率隊來校開展市校合作交流。校黨委書記李福華,校長彭鳳蓮,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肖新出席座談會。安慶市委副秘書長曹金陵,市委辦公室、市委宣傳部、社會工作部、人才工作局、教體局和學校發展規劃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處、法學院、黃梅劇藝術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等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李福華感謝安慶市委、市政府長期以來對學校發展的關心和支持。他指出,學校以“強市名校”戰略為引領,以“校地聯動 四員協同”工作模式驅動市校合作,服務安慶高質量發展。要以文化傳承創新為紐帶,共筑精神文明高地。學校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積極融入地方文化品牌建設。圍繞黃梅戲文化、“六尺巷工作法”等文化品牌開展了系列創新活動。要以科技創新賦能為引擎,共育產業轉型升級。學校聚焦地方產業需求,以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為抓手,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與人才需求精準對接。要以深化機制創新為保障,共繪市校合作藍圖。學校以問題為導向,探索靈活高效的協同模式,與地方政府、企業建立常態化對接平臺,為市校共贏提供保障。希望市校雙方攜手共進,不畏難、一起拼,為安慶“進百強、上臺階”和學校高水平大學建設目標貢獻力量。
彭鳳蓮在主持會議時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她指出,學校始終秉持高度的政治自覺與堅定的政治行動,切實推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學校以打造特色鮮明的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為核心目標,緊緊抓住“博士單位突破”和“向應用型深度轉型”兩個重要任務,一手抓學科建設,一手抓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通過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和改革來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通過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來提升學科專業建設水平,實現雙向賦能的良性互動,凝聚協同發展的強大合力,為市校合作提速、提質、提效。
廖強指出,高校與地方是雙融互促的命運共同體,必須深化協同、凝聚合力,共同賦能高質量發展。他強調,安慶市正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期,支持師大建設就是支持安慶發展,雙方要聚焦產業需求,在基礎教育、科技賦能、人才引育等領域精準發力。針對下一步工作,他強調,要圍繞“六尺巷工作法”、黃梅戲文化等特色資源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細化文化傳承與產業融合的對接路徑;要強化資源整合與業務協同,通過聯合調研、項目共謀、合作升級等方式實現優勢互補;要共同制定實施方案,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實將合作共識轉化為發展實效。
會前,肖新陪同廖強一行參觀了“智能感知與計算安徽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以及“皖西南生物多樣性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會上,肖新介紹了市校合作有關情況,與會人員圍繞“六尺巷工作法”研究、黃梅戲文化研究、市校合作辦學等工作事項充分交流。(撰稿:姚祈春 攝影:田夢甜 編輯:江偉 審核:江貴生 趙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