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系大力加強實踐教學
生命科學系在2004年3月建系之初,即根據本系特點確立了自身的辦學思想:立足師范本科教育,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加強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育,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強化實踐育人意識,為適應21世紀生命科學新發展,堅持辦學高起點,保證教學高質量,力求科研高水平,實現學生高素質。
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近三年來,生命科學系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不斷進行修訂和完善。至2006年11月,06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新鮮出爐,該方案增添了新內容,注入了新理念,尤其是進一步加強了實踐教學,特別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首先,在專業方向設置方面,生物科學專業增加了“現代生物學技術”、“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生物技術專業中增加了“生物工程”、“生物制藥與檢疫”。
在課程設置中,增加“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生化制備技術”、“生物制藥”、“植物細胞培養”、“食用菌栽培”、“生物多媒體制作”等12門提升學生動手能力、設計創新能力的專業課程。同時,生命科學系增加了實驗課時比例。原來的專業理論課與實驗課的比例為2∶1,現在約為3∶2(實驗課占到40%),其中植物組織培養、食用菌栽培、生物信息學等課程全部為實踐課。目前,全系做到了不僅實驗開出率達到100%,而且開出了一批新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
實驗教學中增加設計和創新能力的內容,要求每門實驗課的創新內容必須大于20%;理論課教學則通過啟發式教學、雙語教學以及做設計方案等增強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交往能力。
為加強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生命科學系在一年級設置了植物學野外實習,二年級設置了動物學野外實習,增強學生觀察了解動植物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的專業知識,特別是標本的采集、鑒定、制作等實驗技能,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鼓勵學生參加教師的產學研活動,是生命科學系實踐教學的一大特色。04、05級有40多位學生參加了“植物組織培養”的實驗室操作和大棚馴化的管理,04級有6個學生參加“天柱山、黃山植被群落結構的野外考察”,學生們學到了課堂上沒有學到的知識,拓寬了視野,進一步強化了動手和實際操作能力,普遍反映受益良多。
此外,生命科學系還積極指導學生申報學生科研項目,06年全校共批準學生科研立項46項,該系申請到其中9項,分別為:安慶疫區日本血吸蟲的傳播途徑及生理特性的研究;環境雌激素對黑斑蛙生長發育的影響;安慶石化環境污染現狀及綜合治理的初步研究;安慶市區公園及公共綠化帶的分布和總體建設情況調研以及綠化植被的選擇;膳食中營養的均衡搭配;安慶石化集團排放物對水生動物的影響;安慶師范學院植物種類分類及鑒定;龍山校區植物生態分布調查;安慶市郊農業雜草的調查及應用研究,其中第一、二項均為重點立項。每項均配備兩名以上教師指導,04級80%的學生參與其中。
生命科學系還舉辦了一系列技能大賽和科技活動,例如植物學教研室舉辦的全系葉脈標本制作大賽、校園植物掛牌活動等;我們還邀請校內外專家做學術報告,使學生了解前沿科學動態,例如11月11日南昌大學中德聯合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許楊教授應邀來生命科學系講學,為全系師生作了題為“食品科學的研究進展”的學術報告。這些活動不僅驗證了新方案的良好成效,同時通過及時總結對不足之處進行進一步完善。
生命科學系今年還申報了省級科研項目“師范院校生物科學專業導學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探索并制定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實踐、創新能力為目的,以教師指導為基本形式的綜合性人才培養方案。
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方面,我們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目前80%的同學參加各類社團活動,2/3的社團負責人是生命科學系的學生。在校學生創業大賽上,生命科學系學生獲全校二等獎。外語口語演講比賽中,該系李芳、蘇婷婷同學獲得比賽的一等獎,并代表本系參加“CCTV杯英語演講比賽”,李芳同學獲得安徽賽區優勝獎。在文化素質教育讀書活動中,該系學生全部制定了讀書計劃,完成3篇以上的讀書報告。
總之,生命科學系在實踐育人方面,通過不斷加強實驗教學,強化實習機制,豐富實踐內容,努力做到以學生科研立項促進能力培養,以學生參與教師科研啟迪創新思維,以開展雙語教學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同時努力擴大學生自學的時間和空間,使實驗、實習、實踐的總課時與理論課總課時比例逐步達到1∶1;從而實現了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整體素質的有效提升。
(生命科學系 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