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 高師和基礎教育“雙進”求雙贏
每逢周末,安慶師范學院報告廳里都會安排各種學術報告。今天是星期六,報告廳里照例舉行的“講座”卻與平時大不相同——報告的主角不是平時的教授或博士,而是來自當地中學的5位“師德標兵”;報告的內容不是學科介紹或前沿成果,而是如何恪守師德做到“身正為范”。汪青松院長告訴記者:安慶師院和安慶市教育局共同簽訂了以“中學名師進大學講堂,大學教師進中學課堂”為主要內容的“雙進”工程共建協議,今天的活動僅僅是“雙進”的開始。
高等師范教育如何更好的適應基礎教育需要,培養出高素質的專業化教師?基礎教育怎樣才能拓寬渠道,實現教師學習“終身化”,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一直是高等師范教育和基礎教育各自面臨的重大課題。“兩個領域、兩個問題,卻有著必然的聯系和規律。”安慶師院和市教育局在平時教學科研的“自發”合作中形成共識:推進深度合作,建設教師職前和職后培養的“共同體”。經過將近半年的論證和規劃,雙方簽訂了合作協議,致力通過規范化、制度化的“名師互聘、干部互派、科研互動、資源互通”,追求高師和基礎教育的雙贏。
根據協議,安慶師院教務處副處長吳云助等6名管理干部和教師,分別出任安慶教育局局長助理、教研室副主任和安慶一中、二中、石化中學校長助理以及安慶四中副校長。安慶市教育局也選派人員出任安慶師院文學院副院長、實踐教育中心副主任以及人文、數學、化學、教育學院相關領導;首批進入安慶師院16個師范類專業的技能指導教師也在選派之中,這批老師本學期到崗后,將負責所在專業學生的說課、備課、講課、評課等訓練和考核。安慶師院也正在積極確定到中學開設講座課程的師資,并規定擔任教學論課程教師,沒有中學教學經歷的,必須到中學任課一年。
為確保“雙進”的規范化和制度化,雙方還積極構建工作機制。安慶師院整合校內資源,專門調整相關機構設置,成立了教師專業發展中心、實踐教學中心和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明確界定有關職能和責任。安慶市教育局也確定由師訓中心牽頭實施“雙進”工作的聯系、落實工作。
“‘雙進’不僅對高等師范教育提高培養質量大有幫助,對提高基礎教育水平的意義更大。”市教育局局長江興代對記者說,打通高師和基礎教育的“通道”,不僅把基礎教育的職前教育位置前移,而且通過資源互享、理念互融,為職后教育尤其是薄弱學校、薄弱地區的職后教育提供了師資、科研和平臺的支撐,是真正意義的“雙贏”。(作者系《光明日報》記者 李陳續)
原稿刊登于:http://www.gmw.cn/01gmrb/2007-03/25/4442_b.htm